”情暖乡间,爱筑未来“
为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2025年7月13日至7月21日,皖江工学院暑期三下乡“情暖乡间,爱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团队组织青年学生走进农村,走进敬老院,与敬老院里的每个人共同劳动。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团队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为院内老人送去关怀与温暖,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一.拜访金黄昏老年公寓
为了更好的帮助老人,皖江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前往金黄昏老年公寓,活动当天,团队成员提前准备了水果、生活用品等慰问品,刚到养老院便主动与老人亲切交谈,耐心倾听他们讲述过往经历,细致询问饮食起居与健康状况,现场氛围温馨融洽。
志愿者们一到敬老院便忙碌起来:有的拿起扫帚、抹布,仔细打扫庭院、擦拭门窗,让老人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有的围在老人身边,耐心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陪他们聊家常、话近况,细心询问饮食起居;还有的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合唱经典老歌、朗诵温情诗词、跳简单欢快的舞蹈,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时跟着节奏拍手附和,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这些娃娃比自家孩子还贴心。”78岁的王奶奶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拉着志愿者小钱的手不停夸赞。原来,王奶奶行动不便,床底的杂物许久没清理,小钱发现后,趴在地上一点点将灰尘和杂物清扫出来,还细心地帮老人整理了衣柜里的衣物,与此同时,志愿者小付还将老人的枕头被子挪到了室外晒太阳。
二.推进志愿服务活动
在与老人的聊天中,我们三下乡小队了解到,老人们大多习惯了农村养鸡喂狗的平平淡淡的幸福生活,所以院长在院子里养了很多只鸡,由于老人们行动不便,小李和小马两位同学担任起了替老人们喂鸡的工作。
在互动环节,队员们各展所长:有的为老人修剪指甲、梳理头发,用贴心服务传递关爱;有的带来了精心编排的节目,歌曲《夕阳红》、戏曲片段等表演赢得老人阵阵掌声,不少老人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还有队员化身“健康小顾问”,结合专业知识为老人讲解夏季防暑、日常保健小常识,并示范简单的按摩动作,帮助老人缓解身体不适。
除了体力劳动,志愿者们还为老人们准备了一场小型文艺表演。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不少老人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手语舞《感恩的心》更是让几位奶奶红了眼眶。表演结束后,学生们还陪老人下起了象棋小院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平时孩子们工作忙,难得有人陪我们说说话。这些大学生一来,院子里都热闹了。”敬老院院长张阿姨介绍,院里现有28位老人,平均年龄82岁,多数子女在外务工,志愿者的到来不仅改善了老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填补了他们的精神空缺。
“孩子们一来,院子里就热闹了,心里暖烘烘的。”72岁的王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活动尾声,志愿者们还为老人们送上了提前准备的牛奶、水果等慰问品,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三.搭建多元沟通桥梁,倾听老人的“过往与当下”
养老服务的核心要义,不仅在于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与健康保障,更在于以深度关怀为纽带,走进老人的精神世界,实现对每一位老人的个性化认知与陪伴。深入了解老人,既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对老人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守护。在协助老人用餐、散步、康复锻炼等日常场景中,皖江工学院三下乡小队以轻松的话题切入,引导老人分享生活琐事,如“今天的饭菜是否合口味”“年轻时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从细节中捕捉老人的生活习惯与偏好。
四.结束语
养老院院长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提到:“大学生们的到来让养老院充满了青春活力,老人们都特别开心,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志愿服务队队长小周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义。劳动虽然辛苦,但看到老人们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未来我们会定期组织回访,让这份关爱持续下去。”此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助老服务的意义,更坚定了大家用专业服务社会、用爱心温暖他人的决心,未来将持续关注老年群体需求,让青春力量为养老事业注入更多温暖
据了解,此次“三下乡”敬老院服务是该校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敬老爱老美德,在劳动中感悟社会责任。此次“三下乡”敬老院之行,不仅为老人们带去了陪伴与欢乐,更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体会到“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 上一条“楚韵千年,青春知行”2025-09-08 20:25:17
-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09-08 20:25:17
”情暖乡间,爱筑未来“
为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2025年7月13日至7月21日,皖江工学院暑期三下乡“情暖乡间,爱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团队组织青年学生走进农村,走进敬老院,与敬老院里的每个人共同劳动。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团队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为院内老人送去关怀与温暖,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一.拜访金黄昏老年公寓
为了更好的帮助老人,皖江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前往金黄昏老年公寓,活动当天,团队成员提前准备了水果、生活用品等慰问品,刚到养老院便主动与老人亲切交谈,耐心倾听他们讲述过往经历,细致询问饮食起居与健康状况,现场氛围温馨融洽。
志愿者们一到敬老院便忙碌起来:有的拿起扫帚、抹布,仔细打扫庭院、擦拭门窗,让老人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有的围在老人身边,耐心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陪他们聊家常、话近况,细心询问饮食起居;还有的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合唱经典老歌、朗诵温情诗词、跳简单欢快的舞蹈,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时跟着节奏拍手附和,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这些娃娃比自家孩子还贴心。”78岁的王奶奶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拉着志愿者小钱的手不停夸赞。原来,王奶奶行动不便,床底的杂物许久没清理,小钱发现后,趴在地上一点点将灰尘和杂物清扫出来,还细心地帮老人整理了衣柜里的衣物,与此同时,志愿者小付还将老人的枕头被子挪到了室外晒太阳。
二.推进志愿服务活动
在与老人的聊天中,我们三下乡小队了解到,老人们大多习惯了农村养鸡喂狗的平平淡淡的幸福生活,所以院长在院子里养了很多只鸡,由于老人们行动不便,小李和小马两位同学担任起了替老人们喂鸡的工作。
在互动环节,队员们各展所长:有的为老人修剪指甲、梳理头发,用贴心服务传递关爱;有的带来了精心编排的节目,歌曲《夕阳红》、戏曲片段等表演赢得老人阵阵掌声,不少老人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还有队员化身“健康小顾问”,结合专业知识为老人讲解夏季防暑、日常保健小常识,并示范简单的按摩动作,帮助老人缓解身体不适。
除了体力劳动,志愿者们还为老人们准备了一场小型文艺表演。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不少老人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手语舞《感恩的心》更是让几位奶奶红了眼眶。表演结束后,学生们还陪老人下起了象棋小院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平时孩子们工作忙,难得有人陪我们说说话。这些大学生一来,院子里都热闹了。”敬老院院长张阿姨介绍,院里现有28位老人,平均年龄82岁,多数子女在外务工,志愿者的到来不仅改善了老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填补了他们的精神空缺。
“孩子们一来,院子里就热闹了,心里暖烘烘的。”72岁的王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活动尾声,志愿者们还为老人们送上了提前准备的牛奶、水果等慰问品,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三.搭建多元沟通桥梁,倾听老人的“过往与当下”
养老服务的核心要义,不仅在于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与健康保障,更在于以深度关怀为纽带,走进老人的精神世界,实现对每一位老人的个性化认知与陪伴。深入了解老人,既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对老人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守护。在协助老人用餐、散步、康复锻炼等日常场景中,皖江工学院三下乡小队以轻松的话题切入,引导老人分享生活琐事,如“今天的饭菜是否合口味”“年轻时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从细节中捕捉老人的生活习惯与偏好。
四.结束语
养老院院长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提到:“大学生们的到来让养老院充满了青春活力,老人们都特别开心,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志愿服务队队长小周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义。劳动虽然辛苦,但看到老人们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未来我们会定期组织回访,让这份关爱持续下去。”此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助老服务的意义,更坚定了大家用专业服务社会、用爱心温暖他人的决心,未来将持续关注老年群体需求,让青春力量为养老事业注入更多温暖
据了解,此次“三下乡”敬老院服务是该校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敬老爱老美德,在劳动中感悟社会责任。此次“三下乡”敬老院之行,不仅为老人们带去了陪伴与欢乐,更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体会到“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 上一条“楚韵千年,青春知行”2025-09-08 20:25:17
-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09-08 20: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