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专题网 > 招生问答

招生问答

首页 > 招生专题网 > 招生问答

2025年皖江工学院招生问答

1.简要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皖江工学院与河海大学的关系?
答:皖江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区、“诗仙”李白流连之地、享有“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美誉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创办于2008年,开创了苏皖跨省异地办学之先河;2012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3,2024年连续两年软科中国高校排名,皖江工学院位列中国民办高校(主榜)第30位,安徽省第1位。
学校出身名门,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现与河海大学保持长期合作。经过十七年的发展,皖江工学院的发展以高水平的师资、规范的教学、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以及多彩的校园文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今年贵校有多少招生计划?涉及到哪些专业?
答:我校2025年招生计划4261个,其中安徽省招生计划3658个,外省招生计划593个,不分省招生计划10个。招生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务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交通工程、安全工程、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人力资源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在内的33个。
2025年专业招生计划一览表

3.贵校提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吗?
答:学校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学校特点的资助工作体系和方法,资助学生范围超过在校生的60%,资助金额超3000万,资助方式涵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社会奖学金、服兵役国家学费资助、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生活补助、伙食补贴、实习补助、竞赛奖励、就业帮扶、“绿色通道”等,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4.贵校有几个校区,2025级新生住在哪个校区?
答:我校现有两个校区,分别是霍里山校区和郑蒲港校区。2025级新生大一至大二阶段在郑蒲港校区学习生活。进入大三后,集中搬迁至霍里山校区学习生活。



5.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请简单的介绍一下?
答:学校霍里山校区座山环水,大树参天;郑蒲港校区寸草春晖,楼群错落。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齐备,教室及公寓均安装空调,宜学、宜居。校园内31栋学生公寓错落有致,每栋公寓均配有宿舍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全面服务学生生活;公寓内每个房间配备独立卫浴等。学校拥有标准化学生餐厅4家,特色餐厅3家,共计1.8万㎡,餐厅整洁、明亮、舒适,菜肴美味可口,可满足近2万学生就餐需求。校内设有经营服务业态20余种,满足了在校师生的日常所需。
学校搭建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涵盖综合、后勤、教学、学工等服务窗口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中心,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


6.贵校的热门专业是什么?
答:我校设置的专业高度符合长三角一体化新格局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专业,就业前景广阔。从往年学生填报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机械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设计等专业,报考较热门。


7.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答: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037人。现有专任教师842人,“双师型”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19%;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4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1.09%;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79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4.06%,“双师双能型”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的20.19%。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人,省部级教学团队13个,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学校依托河海大学,共享211资源,是名副其实的师资名校。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搭建科研平台。学校现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各类实验(实训)室99个,其中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3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主持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719项,其中省级课题284项,市、校级课题435项;出版著作、教材119部;发表学术论文1799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论文356篇 ;取得受理、授权专利524件,其中发明专利222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9500余万元。


8.学校专业设置上有什么优势?
答: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创新与产业工程师学院11个教学单位。坚持以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现有招生专业33个,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水利为特色,工、经、管、艺、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结构。省级及以上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6项,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构建了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特色专业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个,安徽省“振兴计划”建设专业4个。


9.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什么特色?
答: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与马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建“创新与产业工程师学院”,根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批复”,对在试点专业内,符合中级(初级)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毕业生,可由安徽省人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职称。创新与创业工程师学院设有创业模拟实训室和孵化室等,年均参加创新实践竞赛学生达5000余人。同时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闻天班”、“华孚工程师班”等特色育人工程。建校以来,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各类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90余项,其中国家奖361项,国际奖38项。


10.校园文化生活如何?
答:学校以水道为学,积极打造以水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新老校区设置了5000平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成立了学生会、大学生传媒中心、大学生艺术团、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等50余个学生组织和社团。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育人机制,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展现良好学风。学生在这里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爱好,发挥天赋和特长,广交朋友,享受大学生活的乐趣。


11.贵校的录取规则是什么?
答:我校按各省份安排批次执行;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如果生源省份对录取规则有特殊要求,则按生源省份招生政策规定执行。

12.被贵校录取后能够转专业吗?
答:学生在校就读一个学期后,就可以申请转专业,2024年学校新修订了《转专业方案》,放宽了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对专业的兴趣和专长。

13.贵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考研情况如何?
答: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途径落实就业单位,办学至今,历年就业率均达95%以上,历年考研升学率在15%左右,两项指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建校17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4万余名合格本科毕业生。

14.考生怎么联系贵校?
答:官方网址:http://www.wjut.edu.cn。
电话咨询:0555-5222222、0555-5220178、0555-5228888。

欢迎扫码关注我校招生公众号,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QQ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