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红梅书记带领博士研学团队到我校马院调研
7月23日下午,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红梅书记带领的博士调研团队研学活动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笃学楼党员活动室顺利开展。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石红梅,及其带领的3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4名本科生就“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项目对我校马院开展调研。马鞍山市劳模(工匠)精神研究传播中心专家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毓陵,常务副院长刘双,教学副院长胡耀东,教师代表常嵩参加会议。此次研学调研活动由座谈、调研提问,劳模代表讲座,现场实践教学展示三各板块组成。会议由陈毓陵主持。
会议伊始,陈毓陵致欢迎辞,热烈欢迎厦门大学的老师和同学莅临皖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并传经送宝。随后刘双介绍学校及学院概况。石红梅介绍厦门大学及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况,说明调研的课题,并向沈飞与皖江工学院各位领导对此次接待表示感谢。调研环节,石书记一行,就学院两个中心的运行、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地方性应用型”定位的贯彻、产业工人在进入科技强国时代的定位、从一线工人到国家顶尖人才的成长路径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提问、讨论,多维度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深度逻辑及实践探索。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会人员、劳模代表沈飞老师等依次充分回答学生们提问。
在调研第二板块,全国劳动模范沈飞以马钢“塔尖”产品——高铁车轮为主题展开专题讲座。讲述了他面对高铁车轮严苛的高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在材料工艺与精密加工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成功获得高速动车组车轮全国首张CRCC认证证书,并研制出全国首个Φ840毫米地铁弹性车轮等多项重大成果。
讲座后,石红梅与所带领的学生团队、沈飞及皖江工学院校领导围绕沈飞成为“全国劳模”的心路历程以及皖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做法“20公里思政圈”、“双师制”等运行模式进行深度调研。
在研学调研第三板块,研学团队一行前往马鞍山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综合体基地单位“马钢历史展示馆”接受现场实践教学。调研团队在展示管里亲身体验了我国从无工业到工业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从粗放生产到生态智造现实场景,从传统工业到数字文明的生动蜕变,一个个世界第一,一张张靓丽名片共同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生动缩影。(编辑:常嵩 审核:刘双)
-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提质增效教学改革指导暨成果孵研讨会2025-07-24 17:02:03
-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07-24 1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