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连线,共筑曙光
序言:2025年6月30日,皖江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基层连线,共筑曙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旅程中,团队成员们参观了大龙山镇百华社区文化馆、独秀园纪念馆等地,不仅学习到了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历史和文化,而且团队成员们可以切实贴近基层,感受国家脱贫攻坚的成果,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1.参加“少年儿童心向党,关爱守护伴成长”活动
为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引领,助力其健康成长。实践团走进安庆市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开展 “少年儿童心向党,关爱守护伴成长” 主题活动,将知识传递与红色教育融入实践,为乡村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
实践团以红色故事为切入点,用生动语言讲述党的光辉历程,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党史、感党恩,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 “心向党” 的种子。互动环节里,孩子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党的理解,稚嫩话语中满是对党的崇敬与向往。除红色教育外,实践团还结合专业优势,开展趣味课堂。书法教学中,成员们手把手教孩子们执笔、运笔,墨香里传承传统文化;素质拓展活动里,通过团队游戏培养孩子协作意识,欢声笑语回荡在活动现场。此次活动既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童心。
2.观独秀园纪念馆
实践团赴安庆市独秀园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独秀园,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在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成员们仔细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百余件实物、300多幅图片。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手稿文献和场景复原模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的艰难历程,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驱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纪念馆内“开启民智”、“觉醒年代”、“开天辟地”、“矢志抗战”四个展区,清晰再现了从思想启蒙到建党实践的壮阔历程。展馆顶上“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诗句,更是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早期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
实践团成员沿着“惊雷”浮雕、汉白玉牌坊、《新青年》石刻碑林等红色地标缓步瞻仰。“惊雷”浮雕象征着陈独秀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曲折非凡的一生。在庄严肃穆的陈独秀铜像前,全体实践团成员列队肃立,表达对这位新文化运动旗手、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更让同学们坚定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的决心。
3.宣传防溺水
暑期来临,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实践团走进安庆市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筑起一道安全防护网。活动中,实践团成员通过发放防溺水手册、现场讲解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识。针对青少年群体,成员们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解“六不准”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提醒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同时,他们还演示了溺水自救与他救的基本方法,强调遇到险情时要保持冷静,优先呼救求助,避免盲目施救。实践团成员则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防溺水知识传递给更多家庭,用青春力量守护生命安全。
总结: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基层连线,共筑曙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而言,是一次深入农村、了解国情、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宝贵机会。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走出校园,踏入乡村的田野与村落,更是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感受农民的辛勤与智慧,理解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通讯员:黄凯文)
- 上一条楮韵宣州 纸墨生香——我们的宣纸文化寻访之旅2025-09-04 20:45:39
-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09-04 20:45:39
基层连线,共筑曙光
序言:2025年6月30日,皖江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基层连线,共筑曙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旅程中,团队成员们参观了大龙山镇百华社区文化馆、独秀园纪念馆等地,不仅学习到了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历史和文化,而且团队成员们可以切实贴近基层,感受国家脱贫攻坚的成果,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1.参加“少年儿童心向党,关爱守护伴成长”活动
为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引领,助力其健康成长。实践团走进安庆市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开展 “少年儿童心向党,关爱守护伴成长” 主题活动,将知识传递与红色教育融入实践,为乡村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
实践团以红色故事为切入点,用生动语言讲述党的光辉历程,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党史、感党恩,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 “心向党” 的种子。互动环节里,孩子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党的理解,稚嫩话语中满是对党的崇敬与向往。除红色教育外,实践团还结合专业优势,开展趣味课堂。书法教学中,成员们手把手教孩子们执笔、运笔,墨香里传承传统文化;素质拓展活动里,通过团队游戏培养孩子协作意识,欢声笑语回荡在活动现场。此次活动既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童心。
2.观独秀园纪念馆
实践团赴安庆市独秀园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独秀园,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在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成员们仔细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百余件实物、300多幅图片。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手稿文献和场景复原模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的艰难历程,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驱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纪念馆内“开启民智”、“觉醒年代”、“开天辟地”、“矢志抗战”四个展区,清晰再现了从思想启蒙到建党实践的壮阔历程。展馆顶上“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诗句,更是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早期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
实践团成员沿着“惊雷”浮雕、汉白玉牌坊、《新青年》石刻碑林等红色地标缓步瞻仰。“惊雷”浮雕象征着陈独秀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曲折非凡的一生。在庄严肃穆的陈独秀铜像前,全体实践团成员列队肃立,表达对这位新文化运动旗手、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更让同学们坚定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的决心。
3.宣传防溺水
暑期来临,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实践团走进安庆市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筑起一道安全防护网。活动中,实践团成员通过发放防溺水手册、现场讲解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识。针对青少年群体,成员们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解“六不准”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提醒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同时,他们还演示了溺水自救与他救的基本方法,强调遇到险情时要保持冷静,优先呼救求助,避免盲目施救。实践团成员则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防溺水知识传递给更多家庭,用青春力量守护生命安全。
总结: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基层连线,共筑曙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而言,是一次深入农村、了解国情、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宝贵机会。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走出校园,踏入乡村的田野与村落,更是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感受农民的辛勤与智慧,理解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通讯员:黄凯文)
- 上一条楮韵宣州 纸墨生香——我们的宣纸文化寻访之旅2025-09-04 20:45:39
-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09-04 20: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