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访历史古迹,承文化基因,筑绿色家园
2025-08-28 18:32:11
2025 年 6 月,机械工程学院 7 名学生赴安徽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开展为期一天的 “访历史古迹,承文化基因,筑绿色家园 —— 采石矶诗词文化探索与长江生态保护实践” 三下乡活动。
采石矶是长江文化重要载体,以李白诗意为核心 —— 李白曾 7 次登临,写下《望天门山》等名篇,还流传 “举杯邀月” 等传说。景区以临江绝壁为核心,串联多类景观,分四大功能区,太白楼、摩崖石刻、三元洞、江上草堂等景点,构成 “一步一景、一景一史” 的文化画卷。

活动前,学生查阅《马鞍山地方志》等文献,梳理采石矶历史脉络,成员还分工整理相关古诗词,做好知识储备。
抵达后,活动分 “文化探索” 与 “生态考察” 展开。文化探索中,学生走访太白楼、三元洞等,在太白楼讲李白典故、诵《夜泊牛渚怀古》;辨认摩崖石刻字迹并比对史料;与讲解员交流了解林散之创作灵感,理解 “自然滋养文化”。

生态考察时,学生沿滨江湿地清理岸边垃圾,收 12 袋废弃物;观察植被,发现水生植物长势好,白鹭等鸟类栖息,工作人员称其是长江生态向好的 “活证据”。

此次实践,让学生感受课本诗句温度,明晰 “生态保护” 意义。他们意识到,传承文化需懂古迹故事,建绿色家园需付行动,未来将做文化 “传承人” 与生态 “践行者”,让文化与生态之美永续共生。
采石矶是长江文化重要载体,以李白诗意为核心 —— 李白曾 7 次登临,写下《望天门山》等名篇,还流传 “举杯邀月” 等传说。景区以临江绝壁为核心,串联多类景观,分四大功能区,太白楼、摩崖石刻、三元洞、江上草堂等景点,构成 “一步一景、一景一史” 的文化画卷。

活动前,学生查阅《马鞍山地方志》等文献,梳理采石矶历史脉络,成员还分工整理相关古诗词,做好知识储备。
抵达后,活动分 “文化探索” 与 “生态考察” 展开。文化探索中,学生走访太白楼、三元洞等,在太白楼讲李白典故、诵《夜泊牛渚怀古》;辨认摩崖石刻字迹并比对史料;与讲解员交流了解林散之创作灵感,理解 “自然滋养文化”。

生态考察时,学生沿滨江湿地清理岸边垃圾,收 12 袋废弃物;观察植被,发现水生植物长势好,白鹭等鸟类栖息,工作人员称其是长江生态向好的 “活证据”。

此次实践,让学生感受课本诗句温度,明晰 “生态保护” 意义。他们意识到,传承文化需懂古迹故事,建绿色家园需付行动,未来将做文化 “传承人” 与生态 “践行者”,让文化与生态之美永续共生。
- 上一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法治乡村,绿色家园2025-08-28 18:32:11
-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08-28 18:32:11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访历史古迹,承文化基因,筑绿色家园
2025-08-28 18:32:11
2025 年 6 月,机械工程学院 7 名学生赴安徽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开展为期一天的 “访历史古迹,承文化基因,筑绿色家园 —— 采石矶诗词文化探索与长江生态保护实践” 三下乡活动。
采石矶是长江文化重要载体,以李白诗意为核心 —— 李白曾 7 次登临,写下《望天门山》等名篇,还流传 “举杯邀月” 等传说。景区以临江绝壁为核心,串联多类景观,分四大功能区,太白楼、摩崖石刻、三元洞、江上草堂等景点,构成 “一步一景、一景一史” 的文化画卷。

活动前,学生查阅《马鞍山地方志》等文献,梳理采石矶历史脉络,成员还分工整理相关古诗词,做好知识储备。
抵达后,活动分 “文化探索” 与 “生态考察” 展开。文化探索中,学生走访太白楼、三元洞等,在太白楼讲李白典故、诵《夜泊牛渚怀古》;辨认摩崖石刻字迹并比对史料;与讲解员交流了解林散之创作灵感,理解 “自然滋养文化”。

生态考察时,学生沿滨江湿地清理岸边垃圾,收 12 袋废弃物;观察植被,发现水生植物长势好,白鹭等鸟类栖息,工作人员称其是长江生态向好的 “活证据”。

此次实践,让学生感受课本诗句温度,明晰 “生态保护” 意义。他们意识到,传承文化需懂古迹故事,建绿色家园需付行动,未来将做文化 “传承人” 与生态 “践行者”,让文化与生态之美永续共生。
采石矶是长江文化重要载体,以李白诗意为核心 —— 李白曾 7 次登临,写下《望天门山》等名篇,还流传 “举杯邀月” 等传说。景区以临江绝壁为核心,串联多类景观,分四大功能区,太白楼、摩崖石刻、三元洞、江上草堂等景点,构成 “一步一景、一景一史” 的文化画卷。

活动前,学生查阅《马鞍山地方志》等文献,梳理采石矶历史脉络,成员还分工整理相关古诗词,做好知识储备。
抵达后,活动分 “文化探索” 与 “生态考察” 展开。文化探索中,学生走访太白楼、三元洞等,在太白楼讲李白典故、诵《夜泊牛渚怀古》;辨认摩崖石刻字迹并比对史料;与讲解员交流了解林散之创作灵感,理解 “自然滋养文化”。

生态考察时,学生沿滨江湿地清理岸边垃圾,收 12 袋废弃物;观察植被,发现水生植物长势好,白鹭等鸟类栖息,工作人员称其是长江生态向好的 “活证据”。

此次实践,让学生感受课本诗句温度,明晰 “生态保护” 意义。他们意识到,传承文化需懂古迹故事,建绿色家园需付行动,未来将做文化 “传承人” 与生态 “践行者”,让文化与生态之美永续共生。
- 上一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法治乡村,绿色家园2025-08-28 18:32:11
-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08-28 18:32:11